以媒体的力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主页 > 公益资讯 > > 正文
分享到:

“自己人帮自己人”:运满满平台下的卡车司机互助暖流

2025-11-07 17:00 来源:未知 编辑:gao7654321

导读 : 一车土豆意味着什么?在菜市场,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土地间,它是村民们一整年的盼头;而在货车司机渠胜华的眼中,它是10月22日这一天,从黎明到深夜,需要

一车土豆意味着什么?在菜市场,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土地间,它是村民们一整年的盼头;而在货车司机渠胜华的眼中,它是10月22日这一天,从黎明到深夜,需要他用专业与汗水去完成的、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当货主与司机在运满满平台上按下“确认”键,连接的不仅是货物与目的地,更关乎每一个生动且鲜活的家庭与生计。这一天,《物流时代周刊》记者与渠师傅结伴同行,一同去探寻、去感受那份被运满满悉心守护的、滚烫如焰的生活温度。

 

换车:10月22日上午,记者到访的第二天,恰好赶上渠师傅新车交车仪式。开车这么多年,渠师傅终于又换上了新“宝贝”。坐进崭新的驾驶室,他拍了拍方向盘,满脸笑容,别提有多高兴。

 

开会:交车仪式结束后,渠师傅特意召集几位一起跑车的货车司机、公益伙伴开了个简短的晨会。除了布置当天的运输任务,他还作为“货车司机志愿者服务队”张家口服务队的负责人,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同行们的困难,为他们奔走纾困。

 

找单:渠师傅习惯性打开手机,照例点开熟悉的“运满满APP”。指尖轻划,海量的货源信息随之刷新。身为一名“老司机”,眼睛迅速扫过列表,比较着里程与运价。短短两分钟,一个运送土豆的订单便被他精准锁定。随即,记者跟随渠师傅前往收土豆目的地。

 

抵达:下午五时许,在驱车百余公里后,渠师傅的卡车缓缓停靠在景烁农业的土豆窖前。从马路到窖口,最后一段是雨后泥泞的土路,车辆艰难跋涉,全凭渠师傅沉稳老练的车技,我们才得以安然抵达。

 

装车:紧随渠师傅下车,我们通过运满满APP迅速联系上窖主。跟随他的指引,一个建于地底、可吞吐千吨农作物的巨大地窖映入眼帘,低温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很快,四位搬运工投入工作,将一颗颗丰硕的土豆传递、装车。

检查:近两小时的忙碌后,30多吨土豆被整齐地码放在车厢内。然而,工作远未结束。记者观察到,渠师傅细心地将事前备好的棉被为土豆盖得严严实实,以防途中风雨与低温的侵扰,随后又自己熟练地用绳索将车厢层层缚紧,每一个动作都不容闪失。

 

启程:一切就绪,依据订单,渠师傅即将启程,奔赴1700多公里外的重庆。这意味着不到三天,这批从地底深处运输而来的新鲜土豆,就能端上山城居民的餐桌。

 

十月的张家口坝上,秋意正浓,却也不乏几分寒气。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每天都有数千辆卡车运送着支撑当地社会运转的民生物资。在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中,运满满平台的注册司机渠胜华,以车轮为笔,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双线”人生——一条是横跨万里的运输线,承载着养家糊口的责任与民生物资流转的使命;另一条是温暖人心的公益线,以善意与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温度。

 

车轮滚动下的故事

出发前,渠胜华习惯性地点亮手机屏幕,打开那个熟悉的运满满APP。这是他每一段行程的起点,也是他近年来最信赖的“行车地图”。指尖轻点,订单信息一目了然,系统瞬间为他规划出数条最优路线,货主信息清晰明了。确认无误后,他才安心地发动引擎,低沉有力的轰鸣声划破了雨夜的寂静。这样的动作,二十多年来他重复了无数次,只是如今的每一次出发,都因为平台的前置规划而比从前多了份踏实。

 

“我从上学时代就跟着亲戚出来跑车了。”谈及入行经历,渠师傅的语气里带着怀念,也带着点辛酸,“那会儿方向盘比我还高,得垫个坐垫才够得着。”他从最熟悉的短途路线开始摸爬滚打,河北、山西、山东……一个个地名渐渐从陌生变为熟悉。后来胆子大了,也开始跑长途,“累计下来我跑车已超过二十年了。”

 

最初的岁月并不轻松。“身上没什么积蓄,都是两三个司机合开一辆车。”他回忆道,“你开前半程,我开后半程,累了就换人,车几乎不停。”那段日子,驾驶室是流动的家,公路是无声的伙伴。直到十几年前,他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成为一名独立司机,也终于在这条路上,跑出了自己的人生节奏。

而今,岁月不负赶路人。渠胜华不仅再次换了新车,一家人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车轮滚滚,载着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

当然,这份安稳并非一蹴而就。在2018年,他曾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那次和货主私下协议,没有通过平台,”他平静地叙述,声音里却仍能听出当年的无奈,“结果对方中途变卦,运费扣我每天3000块。”这对一个靠车轮养活全家的司机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没有合同保障,没有平台约束,所有的委屈和损失只能自己咽下。

正是那次经历,让他格外珍惜现在这份“数字化的保障”。运满满平台为他带来的,远不只是便捷的货源信息,那是一份规范的契约,将运费、路线、责任白纸黑字地确定下来;更是一份踏实的心安,让司机们能告别过去“听天由命”的弱势地位,更有尊严、有保障地承接每一单信任。

“现在心里更有底了。”渠师傅拍了拍方向盘,语气里是经历过风浪后的从容。这份从容,不仅来自崭新的卡车,更来自手中那个连接着信任与未来的数字保障。

车斗里,满载着刚从地窖启出的张家口土豆。这些凝结着土地馈赠的“金豆豆”,即将在他的护送下,驶向山东、山西、重庆的市场,也驶向一个普通卡车司机的未来。

 

科技赋能下的公益新范式

如果说,运输是渠胜华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那么公益,便是刻在他骨子里的精神图腾。这条路的起点,始于2020年那个不平凡的春天。自那以后,他的公益脚步便再未停歇。

“大家好,我是货运司机渠胜华,来自河北张家口……”2021年7月25日,一则带着浓重乡音的求助视频在张家口人的朋友圈里刷屏。画面中,渠胜华情绪激动,声音沙哑,几度哽咽:“我替河南灾区的百姓,向咱们张家口的父老乡亲请求支援,哪怕捐一件方便面、一瓶水,都是救命的心意!”

这场自发的募捐,最终汇聚成爱的河流:1000件矿泉水,以及方便面、火腿肠、洗衣机等急需物资,装满了他整辆卡车。更重要的是,他不仅筹集了价值5万多元的物资,更独自承担了往返河南的全部运输成本。

当满帮公益2022年在各地指导启动“货车司机志愿者服务队”时,渠胜华毫不犹豫参与进来,成为首批服务队队长之一,扛起了张家口服务队的大旗。

如今,这支服务队微信群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超百人。他们不仅是路上的同行者,更是彼此的守护人。从应急救援到安全培训,从健康讲座到卡友互助,公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不久前,一位本地司机急需手术,渠胜华带着队员连夜赶到医院,送去了服务队筹集的1万多元救命钱。“我们卡车司机,最懂卡车司机的难处。”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公益最本真的模样——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自己人帮自己人”的守望相助。

 

 

这种朴素的情义,正通过满帮-运满满平台形成更大的回响。据满帮公益基金会统计,基金会为帮助因交通事故和重大疾病陷入困境的货车司机家庭启动的“万里无忧卡友援助”项目,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援助货车司机家庭120余个。

渠胜华的故事,正是满帮-运满满平台公益生态的缩影。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不仅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车货精准匹配,更在积极探索“科技+公益”的新模式。在技术层面,当有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平台会对救灾物资信息设置“救灾”标识并优先推送,能够将需要运输的公益物资与愿意运输的司机进行智能匹配。在组织层面,通过和各地服务队的建设,平台构建起自上而下的公益网络。每个服务队都配备专职联络员,负责信息收集、需求对接和活动组织。

2025年,满帮公益还发起了满帮公益车队的招募,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正能量司机。近日,运满满还面向卡车司机发起了“卡车英雄”活动,鼓励司机们“晒出”公益行为并给与一定的激励,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好事发生,让每一公里都有温度。”

公益实践也在重塑社会对卡车司机群体的认知。过去,卡车司机常被视为“流动的打工者”,而现在,他们也以“公益践行者”的新身份获得更多尊重与认同。

运满满与渠胜华的双向奔赴,印证出一条最朴素的道理: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超越平凡,而是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慧凡教育  私人医生  慧凡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