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成为连接城乡、促进发展的重要纽带。2025年7月1日至7日,重庆移通学院“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合川区乡村腹地,开展了一场以普通话推广为核心的多维度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学校门口的合照)
立体化实践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实践团立足乡村实际需求,创新构建“调研筑基、教育启智、产业赋能、文化铸魂、安全护航”五位一体的实践体系。团队成员深入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佛耳村等地,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全面掌握乡村语言使用现状。在田间地头的亲身实践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语言能力对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凭借多元丰富的活动,让普通话真正走进乡村的每个角落。
(图为实践团在佛耳村实地走访)
(图为实践团对群众进行走访调研)
(图为实践团对群众进行走访调研)
创新教育模式,播撒语言种子
针对乡村青少年群体,实践团精心设计了系列趣味课堂。通过汉字起源追溯、主题演讲、黏土创作、诗歌朗诵、句子接龙游戏等创新形式,将普通话学习融入文化体验。特别是象形文字探秘和毛笔书法体验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语言能力,实现“寓教于乐、以文塑人”的教育目标。
(图为实践团对小朋友进行拼音教学)
(图为小朋友回答问题)
(图为小朋友进行主题演讲)
产教融合,助力乡村发展
实践团将语言推广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语言+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垂钓基地,成员们调研语言服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蔬菜园搭建田间直播间,用标准普通话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联合红十字会开展双语应急救援培训,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走进康养院,通过语言互动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以普通话成为连接产业发展与民生安全的纽带,为乡村经济与民生改善注入动力。
(图为实践团进行助农直播)
(图为实践团联动红十字开展应急救援培训)
(图为实践团与老人交流)
文化汇演,展现实践成果
活动收官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在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汇演通过歌曲、手势舞、演讲、急救演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文化融合的成果。村民们纷纷表示,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连接外界的桥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一起演唱“字正腔圆”)
(图为实践团演唱“我们的明天”)
(图为实践团及观众进行游戏互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语言动能,也让实践团成员收获成长与感动。未来,重庆移通学院将持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深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让普通话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撰稿:重庆移通学院“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摄图:重庆移通学院“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